青岛落户代理
导航菜单
    薪酬管理,首先你得分清这几种工资的区别!
    作者:    发布于:2017/7/30    浏览量:720

    导语

    税前工资实际是什么?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到底有什么区别?社保缴费工资为何和实际工资不一样?……

    总会有人问HR:税前工资实际是什么?工资单上的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到底有什么区别?社保缴费工资为何和实际工资不一样?而作为HR却偏偏回答不了,是不是非常郁闷......

    别着急!要想得到上面问题的答案,你必须要理清几个重要的工资概念,还要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

    应发工资

    应发工资即根据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应当得到的工资待遇。

    工资单上一般会有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各种补贴津贴等等项目。这些全部加起来就是应发工资。

    1990年1月1日实施《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以下部分总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缺勤或旷工造成的工资或者奖金减少的部分。

    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也称应得工资,即劳动者应当实际得到或者用人单位应当实际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可以代扣、代缴法律规定中规定的应由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以及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实发工资不等同于应发工资。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

    以月薪5000元为例(各地比例会有不同):5000-400(养老)-100(医保)-10(失业)-600(住房公积金)-11.25(个人所得税)=3878.75元。

    应发工资5000,实发工资是3878.75元。

    缴费工资

    缴费工资是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它根据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单位缴费工资总额应等于本单位全部职工的缴费工资之和。缴费工资经社会保险部门核定后,全年不变。

    缴费工资=应发工资。

    应税工资

    应税工资是在《个人所得税法》上的说法,即劳动报酬在扣除免税项目后的应当按国家规定缴纳所得税的部分。

    而此处提到的“劳动报酬”,即应当是应发工资。应发工资中所有的组成项目,都在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范围之内。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劳动者个人应当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以及住房公积金是在免税范围内的。

    我国对劳动者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有起征点的,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为3500元。因此,月工资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综上,可得目前的应税工资应为:

    应税工资=应发工资-各项社会保险费中应由个人承担的部分-住房公积金-个税起征点(3500元)。

    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应发工资。因为社会保险费不计入计税所得额,所以税前工资是没有扣除社保费用的。

    税前工资=应发工资。

    税后工资

    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四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

    税后工资=实发工资。

    HR如何应对薪酬挑战

    薪酬外包服务,帮助企业从事务性的薪酬业务流程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有价值的策略和战略层面工作。

    员工数据管理

    工资计算

    社保缴纳抵扣

    银行报盘

    保税服务

    工资单送达

    标准报表和客户化报名表

    员工和经理自助(社保/工资在线查询)

新闻动态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青岛劳务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