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在劳动法中是一个容易让HR和法律工作者理解出现偏差的问题,越看法条越迷惑。以下归纳了医疗期7个典型问题并进行解析,看看这篇文章,你就明白医疗期是什么了。
1.医疗期不是医学概念,是解雇保护期
劳动法中的医疗期含义并非指劳动者需治疗的期限,而是一段解雇保护期。《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二条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您看明白了吧,是一段“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其实,这里的不得解除不能理解为绝对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情形,即有重大过错,一样可以解雇。
2.医疗期期限长短取决于劳动者累计工作年限和本单位连续工作年限
不是治疗时间多长,医疗期就多长。医疗期期限长短取决于劳动者累计工作年限和本单位连续工作年限。《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注意:这是国内绝大多数地区的计算方式,上海的算法不一样。
上海《关于本市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标准的规定》中是以下做法:医疗期按劳动者在本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设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第1年,医疗期为3个月;以后工作每满1年,医疗期增加1个月,但不超过24个月。劳动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应当延长医疗期。延长的医疗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具体约定,但约定延长的医疗期与前条规定的医疗期合计不得低于24个月。但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对医疗期有特别约定且该约定长于上述规定的,则从其约定。
3.合同期限内员工是不是只能享受一次医疗期
这是HR和很多法律从业者的一个常见误区,产生的原因是不明白医疗期到底是什么。前面说到,医疗期不是员工可休假的天数,而是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的一段周期。如果员工在规定的累计周期内实际停工治疗时间累计达不到规定的医疗期限,则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程序在该累计周期不得启动,等于员工安全了,以一个不恰当的但易懂的方式来理解,医疗期清零了。以后员工伤病需停工治疗时应在另一个周期内重新累计医疗期。
按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4.医疗期内合同到期如何处理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也就是说,如果合同期满时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则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什么是“相应的情形消失时”?一般情况下是指医疗期满,但并不一定是指医疗期满。如果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的,医疗终结之日即可终止劳动合同,无需等到法定医疗期满。虽患病但不需停工休息治疗者,只要合同期满,便可终止劳动合同。
参见:原劳动部劳办函[1996]40号)规定,职工临近劳动合同期满才发病,累计医疗期未满而劳动合同期已满,且需停工休息治疗的,根据劳部发[1995]309号文第34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期满为止;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的,医疗终结之日即可终止劳动合同;对其中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不需停工休息治疗者,只要合同期满,便可终止劳动合同。
5.医疗期工资如何支付
依据劳部发(1995)309号规定,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这应该是国内大多数地区都适用的做法。
有些地区有地方规定,比如深圳做法是这样的,依据深圳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60%支付员工病伤假期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
上海做法:1、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2、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3、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4、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5、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6.特殊疾病医疗期最少24个月吗
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规定,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24个月”怎么理解?实践中两种观点:
1)最少24个月:江苏规定,对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职工,不论工作年限长短,均给予不少于24个月的医疗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3年第6期刊登了江苏的一个案例,《梁介树诉南京乐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其中的裁判摘要是这样的:“患有癌症、精神病等难以治疗的特殊疾病的劳动者,应当享受24个月的医疗期。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医疗期满时终止。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撤销用人单位的解除或者终止通知书”。
2)按工作年限计算医疗期:广东规定,特殊疾病医疗期也应按劳部发479号文执行,不能理解为最少有24个月的医疗期。
7.医疗补助费的适用条件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6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但终止劳动合同支付医疗补助费的条件不同,按照原劳动部的规定,需鉴定为5-10级才可享受医疗补助费。
(来源:李迎春律师)
法务咨询服务,助力HR解决各类劳动法规问题
顺智达强大的法务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HR提升管理的全面合规性。顺智达HR法律咨询部是一支由资深劳动法律专家组成的,能满足客户法律需求的专业团队。人员精通国家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有处理各类劳动纠纷案件的丰富经验。能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个性化的预防和解决劳动纠纷方案。
顺智达动态
被评为“ 2016 年上海市信得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2017]
品牌升级,“咨询+软件+外包”开启新征程[2017]
荣膺“最具满意度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 ”大奖[第一资源/2016]
上海科创中心、上海社科院领导莅临“”考察交流[2016]
荣膺“中国薪酬与福利供应商价值大奖——薪酬福利12强”[智享会/2016]
荣膺人力资源服务商用户满意度奖,案例解析HR技术+服务典范[伯乐会/2016]
国际荣誉,携手美国当纳利集团 荣膺全球SSON 2016 SSC外包合作伙伴冠军大奖[SSON/2016]
江苏省省委书记李强一行在上海市市长杨雄陪同下莅临参观指导[2016]
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品牌100强[HRoot/2016]
中国最佳客户满意度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第一资源/2015]
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50强机构[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15]
中国人力资源行业最具创新力企业[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金典奖/2016]
中国好伯乐最佳服务商奖[伯乐会/2016]
荣膺“2016行业影响力品牌”[中国财经峰会/2016]
张东进被授予“推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年度十大优秀人物”[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金典奖/2016]
张东进总裁”荣膺2016最佳青年榜样“[中国财经/2016]
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一行参观[2015]
上海市市长杨雄陪同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参观[2015]
上海市委秘书长陪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参观[2016]
上海市科创集团领导一行参观[2016]
A轮融资3000万,云平台驱动HR外包服务创新[2015]